好的石头就是自然艺术品。
今天捡的
奇石应该有天然属性,任何人工加工都会影响它的属性,包括打孔抛光等等。我的奇石都是清水洗净即可。还是喜欢自然的!
不能有一丝一毫人工成份,所为奇石是在天然环境下,历经亿万年,酷署寒冬,风霜雨雪。
奇石来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动刀就不是天然的了[呲牙]
我非常喜欢“生命缘石”朋友的的发图及配诗,并不是说石有多么神奇,诗有多么应景,而是这种玩石赏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爱和情趣,以及对奇石的理解和美学修养,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
天然奇石稀缺,并不影响我们对其它石头的欣赏,只要这块石头中蕴藏着能给我们自己带来欢乐的因素,可以是寻石的乐趣和艰辛,可以是赏石的心得和感悟,可以是审美的满足和锤炼;一个寻石故事的小插曲,一处貌合神似的发现,一句惬合心意的表达,都是美,美的回忆,美的追求、美的享受。如果这些都没有涉及到审美特点,那我想,这个特点就是个人阅历、生活经验、个人修养、理想境界等,投射在观感石头上的一种心理需求,是一种对自己曾经过往的一种印证。每个人对此的认知和接受层度都是不同地,玩石目的不同、心态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审美的观点肯定差别很大,这不是用一个标准尺度就能比量的事情。我只知道一点,只要你懂得审美,有机会就不会放过;审美眼光不够,有机会也抓不住。真正的奇石不是只有靠交易来体现价值,还在于你想从中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多少。
奇石贵在天然,我们却是已经世俗化了的生物,也许骨子里还依然保留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近,所以在欣赏时,无疑会添加很多世俗化的理解,来完成天然石头新的镜像或身份的塑造。这就是人工烙印。我认为这肯定有损一部分的天然性,但并不一定损害我们追求的那种美感。美感是经过我们自身凝练提升过的精神层面上的感受,对于人这个群体而言,不是所有自然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美地,虽然他们都是天然。为了让物器适合我们的需求,都会把它造成我们愿意看到的样子,这些样子不光能完成设计时所要承担的作用,并能满足我们的观感愉悦,这就是美学的实际运用。如果天然石头能完全适应我们的需求,包括奇石意义上的审美情趣,当然不需要人为强加,如果本身含着缺陷,使表现意图难以伸展,可以选择继续保留残缺为美,也可以不做剔除遮掩修饰,也可以强加人意硬性改造,都在于自己的取舍。给奇石硬定标准肯定很多爱好者都不同意,那么给奇石打上人工烙印也没有理由去阻止。就像题目中的发图与配诗,这是否也算一种打烙印的行为?因为有明显的设计,而且这样一描述,相当于定义了这块石头的形貌特征。
天然奇石“美人靴”
贵在纯天然亿万年天公作美不能有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