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中国目前不过是个世界制造业加工厂,在很多高端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世界。虽然说最近几十年发展很快,但与西方强国相比,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用不着举例,看看西方世界对我们封锁禁出口的科技产品,以及我们需要进口的高端产品,就能了解一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想方设法赶超的领域。谢谢!
谢邀:中国还有哪些科学技术比较落后,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努力赶超?与先进的国家对比,中国在电子科技方面还是较落后的,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是领先的。通过努力,相信不久,中国的电子产品也会走向世界。
技术与人的思想,制度并不落后,五千年文明也不比他们落后。落后的是科学技术,落后的是人的思想。现在人的思想大多崇洋媚外,其根源是受到了国外文化的影响,看外国l电视电影,看的太多!
虽说我国已经是制造大国,但是离制造强国还有段距离要走。需要下一代人努力的不少,具体请参阅科技日报主编所说的“我国亟待解决的35项核心技术”。至于其中这35项就不一一列举了,每一项都比较重要,就捡两项极为重要的来说吧!“轴承和工业软件”,这两项是有必要立刻解决的,一旦解决这两项技术之后,我国很多工业设备的性能都可以得到提升。
高端轴承
众所周知,只要是转动设备都离不开轴承,如航空发动机,机床的加工精度,舰艇发动机等等太多了。只要国产轴承的质量,寿命,精度上去了,那好多产品的性能缺陷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说航空发动机的寿命问题,事实上,国产航空发动机使用材料性能根本不比国外的先进产品差,但是寿命,大修时间却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也只有出在“设计,轴承,部件”这三个方面上。首先来说,在航空发动机的材料上国内的水平是不逊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二代耐高温单晶合金,三代耐高温高温合金,粉末合金涡轮盘,复合材料机匣,钛合金都大量的应用了。其次就是设计和轴承问题了,至于设计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轴承的寿命就会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最终寿命,毕竟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在主轴上一直处于的转动中,没有高寿命,高质量的轴承,又怎么能够保证叶片一直处于稳定的运转中呢?
其次,机床,加工中心的工作模式,要么是刀具转,要么是部件转,要么是两者都转。总而言之,机床也是处于一直转动中的,更离不开高精度,高质量,高寿命的轴承了。像重型铣床的加工精度就是由机床的配合和轴承的精度共同来完成的。想要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高端轴承是绝对绕不开的。
工业软件
说起工业软件就比较多了,像我们常用的CAD,CAX,芯片设计软件EDA,航空设计软件MSC NASTRAN,Abaqus,Fatigue,Analsis等;设计操作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人机环境时,主要用到的软件有ADMS,Simulink等。虽说,国产的一些软件可以替代国外的产品,但是性能却有较大的差距。
当国外相关公司禁止我国使用这些软件时,国产性能不足单人软件也可以替代,但是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否完美的配合好,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都不好说。解决了高性能软件时即便被卡脖子,也不会影响国内装备的正常研发和制造。
所以说,我国还需要不少的时间去攻克这些高新技术,值得下一代继续努力的。
我们的科技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留不住高端科技人才,才是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最为可笑的是中科院的大牌海龟,竟然要把科研基础设施的钱拿去扶贫,令人气愤的是还有很多人支持,令中国的基础科研项目搁置了四年!这种科技土壤能培育出赶上世界水平的高科技?我觉得很难。
任何落后与领先都是相对的,与非洲国家比较,我们是全面领先;与欧美国家相比,我们可以说全面落后。我们一直说骄傲的航天,我们没有大推力火箭,还在为登月努力,而美国已经在五十年前多次登月。如此例子多多,无论从制造业还是科学领域,总有在我们前面的国家(包括日本)。其实,承认落后是明智的,而不是抹黑或看衰,一味的自我陶醉才是危险的。现如今,我们还没有某一项在某一领域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中医除外)。另外,盖楼修路我们速度快,那是速度,不是科学技术,是用廉价的人力堆砌而成,并不是用先进(独特领先)的科学技术。
太多了,光刻机技术,航空航天发动机技术,高等精密机床设备技术,核心芯片……不过说实话,鄙人认为国家需要形成并贯穿一种 尊崇科学 爱护人才的科研体系,并且在各个领导层做到以高效能,高水平来统领着科研队伍,才是正确道路。
我国比较落后的还是农业,偏远山区大部分还存在着刀耕火种的状况,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是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们整体科学水平还不是世界一流,全世界每年的科创发明我们占多少?目前只是科技山寨大国。
所有的